杨瀚森:在青岛男篮的两年收获巨大,在这找到了家的归属感

作者:看球直播app下载

北京时间7月25日,开拓者球员杨瀚森回到了青岛男篮基地,接受了《青岛日报》记者的专访。


回顾篮球之路,从最初的“不想跑”到爱上篮球,再到成为CBA炙手可热的新秀,如今站上NBA舞台,你难忘的转折点和契机有哪些?

杨瀚森:确实,小时候我其实不太喜欢打球,觉得训练时来回跑太累了,一度想放弃。真正的转折是在13岁那年参加正式比赛——当我在场上完成关键封盖、传出好球,听到观众欢呼时,那种“我能帮助球队赢球”的满足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。那种成就感太特别了,让我明白篮球不只有汗水,更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乐趣。我开始主动研究战术,甚至为队友设计天马行空的战术板。现在回想起来,正是赛场的魅力让我坚持了下来。

15岁那年,我进入青岛青年队,教练非常坚定地对我说:“你将来一定能打CBA。”——这句话就像一剂强心针。记得曾经惨败给蒋王中学100分,还被对手张峻豪单场砍下54分12次抢断,这些失利让我看清了差距,也把教练的信任转化为责任。从那时起,篮球对我而言不再只是兴趣,而是必须全力以赴的使命。

无论是在U19比赛、CBA赛场,还是去年的夏季联赛,我都有机会与不同水平的外国球员交手。通过一次次比赛,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。和他们同场竞技时,我发现自己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,这让我萌生了挑战更高水平联赛的想法。我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秒训练时间,努力提升自己。而青岛男篮不遗余力的支持也让我进步更快,为冲击NBA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在国内外接受采访时,你一直反复感谢青岛国信男篮的培养。当经历过NBA级别比赛后再回头看,青岛男篮过去几年里哪些提前布局对你帮助很大?

杨瀚森:我在青岛男篮的两年是收获巨大的两年。俱乐部和教练组一直为我量身定制培养方案,这能帮助我更快地补上短板。比如,球队聘请外教仔细打磨我的脚步与篮下技术,教练组也对我的体能、力量等短板实行针对性补强。同时,经过CBA联赛的历练,无论是场上的技战术、体能还是心态,我都有巨大的进步。

我特别感谢刘导(主教练刘维伟)对我的帮助。这次回国见到一直想念的刘导,我感觉特别亲切。

在NBA夏季联赛时,我经常和刘导交流沟通,刘导也经常关心我的生活、训练情况。我记得打完第一场夏季联赛时,我就向刘导请教,谈到了NBA非常快的攻防转换速度。刘导说我的适应能力强,一定会很快有进步的,这让我安心。同时,我也非常感谢青岛球迷一直以来的支持,大家对我的喜爱是我进步的动力。

所以,青岛男篮对我的帮助不只是个人能力方面,最重要的是,这里让我找到了家的归属感。

我两年前刚进入一线队时,大家把我“当小孩又不当小孩”。“当小孩”是因为队友们都比我大,哥哥们、教练们非常照顾我,如果我犯什么错误都包容我,不会抱怨我。“不当小孩”是因为队友在场上都认真地对待我,没有因为我的年纪而区别对待,对我要求十分严格,这些我都记在心里。

记者:有了NBA的经历,再次回到青岛,也算是“回家”了。这次回来,心境有什么不一样?

杨瀚森:我在美国的时候太想家了,尤其是青岛的一切美食。青岛和波特兰的气候特别相似,我去波特兰时就觉得那里给我一种亲切感。这次回到青岛、回到俱乐部,感觉真是太亲切了。这么多年,我一直在这里生活、训练、比赛,早就把俱乐部当成了家。回来后见到阔别两个月的队友和教练们,感觉大家的感情还是一样好,我还是“小杨”。

转载自《青岛日报》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